子宫为什么叫子宫易经告诉我们人生

2024/3/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们都知道,女性朋友孕育孩子的地方叫做子宫,那么,子宫为什么叫做子宫呢?这个问题好像非常奇怪啊!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子宫是未出生孩子居住的房子或者是宫殿,因此叫做子宫是很正常且形象的。而事实上,这个赋予女性孕育子女所在的称呼,可没有那么简单,其中有着很大的乾坤。

子宫的英文叫做“womb”,原意中有“发源地”的意思,这个很符合“子宫”这个词的真正意义,但依旧过于简单。子宫的宫,并不是房子或者宫殿的意思,虽然胎儿孕育之地确实有一种房子的形象。但这个“宫”字,真正的意义是“位置”,这个位置,同时指代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是时间,第二个地点,第三是存在。“宫”是这三个意义的集合!

“子”又是何意呢?同样,这个子也不仅仅指代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孩子。这个子,更贴切于十二生肖中的子,在《易经》中,这个子代表着开始,比起单只孩子,其有着更加广泛的意义。

那么“子宫”合起来的意义,就是一切的开始,对于人来说,可以解释为,生命进程的开始,就像英文“womb”所说的,是生命的发源地,是摇篮。而中文叫做“子宫”。

在张介宾《类经·藏象类·奇恒脏腑藏泻不同》:“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因此,在古代,子宫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胞宫。这个胞宫,更能够说明,子宫之子,并非孩子的意思,所谓胞,被张介宾解释为,出纳精气而成胎的地方。

中国的干支学,是个很大的学问,其中藏着很多秘密,包括天文地理人的生命学,都藏在这个干支中!干支学很古老,但并不代表不科学。这个地支中的子,为癸水。汉代郑玄在对《易经》的注解中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说的是万物发源于水,这个和现代科学如出一辙,水生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皆来自于水中。

那地六成之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就是个全世界通用的大秘密了!就是事物从发展到圆满的成就,要经历六个阶段。不仅东方这么认为,西方也这么认为。

《圣经·创世纪》中说:“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在西方的圣经中,上帝创造万物用了六天。

而在中国的《易经》中,六十四经卦,每一卦都是六个爻,其说明了,一切事物从开始到最终成就,要经历六个阶段。因此郑玄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个不是玄学,而是科学。而这个“子”水,恰恰就是万事万物的开始,天一生水就是这么个道理。

西方对于人的生命科学看起来研究得很多,但并不比中国古人了解得更深刻,西方人擅长的是研究物质科技,对于生命科学,他们很难研究到什么,毕竟这和他们的本性不相符。生命科学在哪里?在东方,更是在中国。我们很早就知道,人一生的生命进程,每六年就要变化一次(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人的生长发育,有女七男八之说,这个在之后另外讲,这里讲的是生命进程,不冲突。),这个是符合六爻的,到第六爻的时候,就不能不变了,要变到下一个生命进程。那一共要变化多少次呢?十二次!这个在《易经》其后的发展中,出现了十二长生,就是人生命的十二个进程,分别是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王,衰,病,死,墓,绝。下面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

按照我说的这个理论,每六年一次变化,变化十二次,一共是多少岁?七十二岁!说一句题外话,孙悟空为什么是要学七十二变?就这一个问题,都是个大学问,不是随随便便的变哦,和生命科学有关系的!

那么我们先看看,从出生算一岁,那到人六岁的时候,要怎么变呢?上学啊!七岁的时候上小学,十二三岁上中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是不是又要变了?多少岁了?十八岁又变了,上大学了,在古代,叫做“弱冠”之年,就是成年了,戴帽子了,但还是弱冠,四年大学毕业,二十二岁,再有两年,一般来说,就要成家了,在古代,年纪要更早一些,这是一个大变化!再接着变到五六三十岁,孔子就说,三十而立,这个时候,人就经历了人生的两大变化,成家立业。

《易经》中的智慧告诉我们,人三十五岁之前的成功,都不叫真正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易经的卦告诉我们,每六次变化就要到终点了,要有一个更大的转变,所以变到六六三十六岁的时候,前面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十六岁以后,是一个人,特别是男人重新开始的起点,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年危机,认为到三十五六岁就不行了,这完全是被西方思想蒙蔽了,中国智慧告诉我们,三十六岁之后才是男人真正强大起来重新开始的时候,因为前面已经变了六次了,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其实和你个人的能力真的没什么关系,用俗套一点的说法,前面的六次是先天变化,用的是你的福气,而后面的六次,是后天变化,用的是你的修行。

当变完十二次的时候,人已经到七十二岁了!所以古人才说:“人到七十古来稀。”这个很科学,因为到七十二岁,普通人就完全定型了,不太可能有什么变化,再变,就变到墙上去了。

今天的内容就和大家讲到这里,感谢收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96.com/zgxrhl/17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