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子宫内膜息肉

2018-9-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女性朋友体检时,超声报告单上可能会出现以下描述:宫腔内中高回声占位。如果您还伴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适症状,那很可能您患有子宫内膜息肉。那究竟什么是息肉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子宫内膜息肉。

一、何为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存在于体内有粘膜覆盖的内表面上,所有有粘膜的器官均可发病,从鼻腔、声带、胃肠道、胆囊、子宫、膀胱都是常见的发病部位。本质上来说,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过度增生,并诱导内膜腺体的良性生长而形成,有单发也有多发,多有细蒂。

对于女性来说,子宫内膜息肉是独一无二的,如下图示:

随着超声分辨率的提高和宫腔镜的广泛应用,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不断升高,发病率为7.8%~34.9%,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内膜息肉多为良性病变,但也存在恶变风险。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危险因素常见有如下:长期患有妇科炎症的女性,由于炎症介质作用使得息肉体积逐渐增大;由于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各种经阴道的操作使得病原体上行性感染。

二、内膜息肉有什么症状?

虽然内膜息肉体积较小,但因为生长于容积仅有约5cm3,因此常出现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宫腔占位性病变以及不孕以及腹痛等,导致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三、内膜息肉会恶变吗?

有症状息肉,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那如果没有症状,是不是可以不予理睬呢?答案是不可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恶变的倾向。据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恶变风险约0~12%,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恶变率不断升高,在年龄>65岁妇女中恶变率高达32%。子宫内膜息肉为上皮来源,具有一定的激素依赖性,其恶变多发生于腺体恶变,以非典型增生最常见,癌变以子宫内膜腺癌最为常见,其次为黏液性腺癌。

常见的恶变危险因素如下,需引起重视。

1.年龄及绝经状态:年龄与EP的恶变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EP的恶变率不断升高。

2.异常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不仅是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伴随症状,诸多文献也支持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相关因素。

3.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与数量:息肉的数量及大小与临床症状密切;如果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服用他莫昔芬等的患者,需警惕息肉恶变;对于多发息肉或直径大于1.5cm的息肉需要警惕,建议积极治疗。

4.内分泌紊乱: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②代谢综合征(MetS):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的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

5.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瘤样息肉中恶变几率最高,其次为囊腺瘤性息肉。

四、怎样才能发现内膜息肉?

其实发现内膜息肉很简单。最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一般医生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检查:当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中高回声占位时,多建议患者于月经干净两到三天后再次复查阴超,若同样提示上述表现,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五、内膜息肉如何治疗?

治疗讲究人性化、个体化。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主要目的是去除子宫内膜息肉、减少或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复发并预防恶变。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因为大多数息肉恶变率极低,有证据显示约25%的息肉可自发消退,且小于10mm的息肉更容易消退,因此无症状、息肉体积较小、无高危因素的这一部分患者,可行不加干预的期待疗法。当然,期待疗法意味着任其自然发展,您需要进行严格随访,并且知晓疾病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孕激素类药物、曼月乐环、短效避孕药等。原理为利用孕激素全身或或局部的作用,控制息肉的发展。

3、手术治疗:主要有刮宫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内膜去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且能保留子宫的生理完整性,术后恢复快,所以患者极易耐受。

六、如何随访?

内膜息肉容易复发的因素包括:1、由于息肉根深蒂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后续炎症因子刺激下息肉卷土重来;2、各种危险因素未完全消除;3、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防止阴道炎症,从而预防上行感染。

因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彩超,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可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新型避孕药或放置曼月乐环降低复发率。

下期将为大家介绍宫腔镜的临床应用,感兴趣的朋友请您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吡美莫司乳膏价格贵不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96.com/zgxryy/7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